翟浩辉:情系水利 执着水利

发布者:吴富伟发布时间:2012-06-25来源:《群星璀璨》

 翟浩辉(1946 ),江苏扬州人,197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水利部副部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翟浩辉一直从事水利工作,先后在县水利局、地区(市)水利局和江苏省水利厅分别担任副局长、局长、副厅长、厅长、高级工程师。曾先后主持过10多项国家重点水利、交通工程的建设,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著有《工程项目管理新问题研究》一书。1995年被聘为河海大学兼职教授、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翟浩辉同志大学一毕业就投身水利事业,长期在基层工作。19708月至197310月,任江苏省大丰县水电局技术员;197310月至19843月,调江苏省靖江县水利局,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股长、副局长、局长;19843月至199012月,调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先后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间,兼任扬州市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常务副指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工程邵伯船闸、施桥船闸、宝应运河大桥等工程建设;199012月调江苏省水利厅,任副厅长、党组成员,19955月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在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期间,兼任江苏省治淮工程指挥部指挥,负责三河闸加固、入江水道加固和分淮入沂续建等工程建设。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后,兼任江苏省泰州引江河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主持泰州引江河工程建设以及“治太”工程、淮北地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并主持制订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规划及具体组织实施。200012月调国家水利部任副部长、党组成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翟浩辉同志是水利系统专家型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中的水利专家。不管是在县市担任水利部门的领导期间,还是在省厅乃至国家水利部担任领导期间,他都始终注意水利业务的学习,并亲自参与或主持一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曾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重点水利、交通工程建设。他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著有“工程项目管理新问题研究”、“中国农业节水”两部书,1995年被河海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在江苏省担任水利厅副厅长所主持的治淮老三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他主持兴建的泰州引江河工程被评为“全优工程”;他主持兴建的江苏水利大厦被国家建设部授予“鲁班奖”;他主持规划并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的江海堤防达标工程,有力地抗御了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江苏未垮一堤一坝,未淹一厂一村,受到全国的广泛好评。

翟浩辉同志善于把握宏观,头脑清晰,思路明确。在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期间,他针对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水利工作的实际,与党组一班人反复研究,明确地提出了“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水利发展思路;在江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开的情况下,又及时提出“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团结拚搏,争创一流”的江苏水利精神,推动了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同时,他注意水利行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心胸开阔,善于团结同志,注意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他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期间,江苏水利厅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并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政风先进单位,他本人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抗洪劳模。在“三讲”教育活动中,他获得广大干部群众100%的满意率。

翟浩辉同志工作扎实,作风踏实,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在江苏省水利厅工作期间,参与调研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征收防洪保安资金和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政策”;主持调研制定了“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扶持发展政策”、“江苏省水利经济发展政策”等。2000年调国家水利部工作后,为实施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他带领有关人员到西部地区考察,写出了“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的调查报告,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中要加强水土保持,保护生态,注重节水。这一调研报告得到了温家宝副总理和汪恕诚部长的肯定;2001年北方连续大旱,他主持在黑龙江召开了全国农业节水工作会议,并深入甘南县调研,写出了“节水保抗旱,节水促发展——黑龙江省甘南县节水工作的调查”,又得到了温家宝副总理和汪恕诚部长的肯定,并批示转发全国各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阅。

翟浩辉同志热爱水利,情系水利,执著水利。他认为做好水利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实体现,因为水利事业发展了,必然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水利标准提高了,水环境改善了,必然体现先进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防洪安全有保障了,水资源达到有效供给了,人民安居乐业,必然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他把做好水利工作作为自己的不息追求,他把“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要求,他把“有志者事竟成”作为自己的格言和座右铭。他经常向同志们说:“每当看到兴建一座水利工程,心里就有了一份自豪,也多了一份踏实。因为这是为党和人民办了一件实事,为社会作了一点贡献。”

(祁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