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上绽放的“小青荷”

发布者:李海峰发布时间:2016-11-29来源:话说河海

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举行。2万名“小青柠”为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奉献青春,其中就有河海大学的1 406名师生志愿者。

河海大学的青奥会志愿者们给自己起了一个萌萌的昵称——“小青荷”。“青荷”之“青”,代表青奥会志愿者的青春激情,“荷”与“河海大学”首字同音,以荷花的意象表明河海大学青奥志愿者的优秀品质和对青奥会成功举办的祝愿。“青荷”音近“亲和”,表现了志愿者们热情参与、真情奉献,用细致周到的服务消弭世界青年间的隔阂,以铸就同样精彩的青春,实现一样美好梦想的心愿。

“小青荷”们承担了抵离、交通、武术比赛、欢迎晚会、体育展示、体育实验室等志愿服务和文教活动,人数居高校志愿者第三位。“小青荷”们名“小”实“大”,有几宗“最”:抵离团队上岗最早、离岗最迟,分赴三市六地;交通团队启动招募最迟、人数最多;武术比赛团队独立运行,涉及岗位最多。为了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回信中所要求的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小青荷”们迎来送往、默默坚守,在台前幕后华美绽放,为青奥会增添了绚烂的志愿彩。

当五星红旗经我们颁奖礼仪志愿者的手冉冉升起时,当各国嘉宾惊叹于中国的发展成就时,当我们享受礼遇坐在青奥会闭幕式的现场时,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爱油然而起。怀着这样一份自豪与激情,“小青荷”用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敬业:坚守在南京、北京、上海的抵离口岸,坚守在昼夜穿梭的大巴上,坚守在晨曦微露的交通场站,坚守在背对精彩比赛的观服岗位,从迎接时候的“你若不来,我便不走”,到送离时的“你若不走,我便不回”。“小青荷”还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信诺:我们信守承诺,为近百位嘉宾找回丢失的行李;我们信守承诺,千里走单骑,来回奔波12小时,把在训练中受伤的美国蹦床体操运动员送上了回国治疗的班机;我们信守承诺,为了为期仅3天的武术比赛,在其他志愿者忙得热火朝天、轰轰烈烈时,在校园静静守候。

在青奥会志愿服务中,“小青荷”以奔放之姿、开放之态,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共襄盛会,共享青春,既体现了河海青年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又展现了中国青年融入世界的卓绝风采。他们成为最美的中国名片、河海名片。“小青荷”在志愿服务中发生了太多让人感动的事,涌现出太多温暖彼此的人,谨录几则,以飨师生。

我为总理当向导

2014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南京出席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之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到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看望青奥会志愿者代表,向近2万名中外志愿者表示亲切慰问。我校交通团队志愿者代表金意倩同学全程为李克强总理提供引导、讲解服务。

李总理一来到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担任接待志愿者的我校播音主持专业2010级学生金意倩同学便迎上前去,落落大方地介绍:“尊敬的李总理,您好!我是青奥会志愿者金意倩,来自河海大学,是2万名青奥赛会志愿者的一员。”简洁的自我介绍,拉近了总理与志愿者之间的距离。1993年,正是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启动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确立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金意倩同学引领着总理快步进入设在场馆的志愿者之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代表,争相讲述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故事和感受。李克强总理边听边饶有兴趣地与志愿者互动,称赞大家用青春活力诠释了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志愿者精神,向社会传递了“强大的道德力量”。

在40多分钟的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在平板电脑上登录微博,为2万多名青奥会中外志愿者“点赞”,在心愿树树叶上签名为青奥会祝福,在笑脸墙前与志愿者代表合影留念,并看望了为闭幕式表演彩排的青奥会志愿者。在此过程中,金意倩同学向李总理详细介绍了青奥会志愿服务情况,展示了反映志愿者训练服务技能和相互协作的视频,流畅地回答了总理提出的所有问题。临上车前,总理握住金意倩同学的手,对围在身前的志愿者代表们说:“你们作为无名英雄,虽然没有奖牌,但挂在胸前的服务标牌就是奖牌。”

在接待李总理的过程中有一段插曲,由于金意倩同学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中提到自己是河海大学的学生,并邀请总理方便的时候到河海做客,接下来总理见到身旁其他志愿者时,直接问:“你们都是河海大学的吗?”看来河海大学给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小“志”大小武姐

武婕,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专业2011级学生。2013年亚青会时,她是禄口机场礼宾团队志愿者负责人。青奥会时,身为河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的她又成为了抵离团队禄口机场组负责人,负责协助志愿者经理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武婕同学身形娇小、笑容甜美、内心强大、工作务实,同学们取她姓名的谐音,都亲切地喊她“小武姐”。

作为河海大学青奥志愿服务学生总负责人,武婕积极配合老师,带领团队完成志愿者选拔、背景审查、信息核对、人员注册配岗、装备分发、培训、联调联试等一系列工作。

上岗第一天,最后一个航班由原定的凌晨一点多延误到三点,实际到达宾客也比预计多了三倍。当武婕和她的小伙伴们在深夜联系各方,将客人送上去指定酒店的大巴时,一位加拿大人对她说了一句:“如果不是你,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谢谢你!”就是这样平实的语言一直激励着武婕和小伙伴们坚持接完最后一批客人,他们发现不眠夜是禄口机场抵离工作的常态。

青奥会期间,禄口机场抵离团队是上岗最早、离岗最晚、工作时间跨度最长、接待人数最多、接待人群最广泛的团队。从8月5日上岗,31日送离最后一批客人,武婕同学连续26个昼夜留守在机场,高峰期连续4天工作至凌晨5点,接待人员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迎接宾客5 458人,送离宾客4 747人。

在李克强总理接见志愿者代表时,武婕同学代表抵离团队志愿者向总理汇报:“抵离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总书记在给青奥会志愿者回信中所说的‘迎来送往’和‘默默值守’,主要负责青奥会注册客户的迎送服务和沪宁间的国际奥委会官方旅行社交通班车随车服务。抵离团队志愿者,是青奥贵宾遇见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青奥笑脸’,用点滴细节为来宾提供最热情、周到的服务,用青春激情打造最美‘中国名片’,这既是习大大对志愿者的要求,也是河海大学‘小青菏’的自觉行动。”

南京市常务副市长、青奥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以安这样评价抵离团队的工作:你们将难度系数最大的工作做到完美无缺。实现客户群零投诉,组委会零批评,是所有团队中的唯一!在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表彰中,抵离团队被评为先进集体,武婕获先进个人称号,是受到表彰的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亚青、青奥的别样经历在武婕心中播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在毕业之际,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如今,武婕同学作为河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远赴拉萨江苏实验学校,继续在雪域高原挥洒着青春。

我就是想要多做一点!

水利水电学院的杰德尔别克是一位哈萨克族的帅小伙,他的身份是武术比赛观众服务志愿者,主要负责场外检票和观众引导工作。

在场外工作时,观服志愿者要顶着烈日为青奥会观众检票、引路,面对这艰苦的挑战,别克总是表现得最积极,考虑到女生体质较弱,他总是主动要求调换去辛苦的岗位上。有一次,与他轮值的女生发烧了,别克便让她安心休息,自己一个人在观众坐席区面向观众、背对精彩站了一整天,没有抱怨,没有上报请求轮班。“我是个男生嘛,身体好,多站一会没事的。做志愿者是一项很光荣的工作,我乐在其中。”每当有人劝他休息一会,他总是这样笑着回答。

初来高淳,找不到清真餐馆的他每餐就靠泡面和面包充饥,来到场馆没站多久就饿了,可他总是一声不吭站到最后。志愿者经理及时了解了情况,在稍闲的时候会特意带他去清真饭馆吃饭。后来,有老师听说了他的情况,特意安排了别克去武家嘴酒店吃清真餐。酒店的小伙伴觉得让他来回跑非常辛苦,就在来场馆时替他把饭捎过来。别克的吃饭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他非常地感动:“我当初参加青奥会也不是为了什么个人目的,我知道大家可能对新疆人有点误会,我希望能够改变人们对我们的看法,其实大多数新疆人都是热情善良的。这里的人对我都太好了,我就是想要多干一点!”

正式比赛时,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土耳其等国家的代表队无法用汉语或英语与人交流,语服志愿者中也没有人会说这些国家的语言。哈萨克族的别克是唯一能够听懂且与他们交谈的人,他的出现成功地化解了尴尬与麻烦。每天上午9:30以后以及下午3:30以后,别克就化身为“翻译大使”,与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谈笑风生,担当翻译的重任让别克成为了人群中耀眼的一颗星。而其他时间,他便主动褪下光环,回到观服岗位,和以前一样做一位默默付出的“礼仪小生”。

流动的音符

卡蓝是来自阿富汗的河海大学留学生,修读土木工程专业,他是一名OTA(国际奥委会官方旅行社)随车志愿者。从班上的中国同学那里,卡蓝获知了本次青奥会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并且成功入选成为OTA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卡蓝之前学习过中国历史,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平时也喜欢上网浏览这方面的内容。他一展所长,在上海到南京的大巴上为外籍运动员们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传播中国历史和文化。

8月15日的凌晨3点,卡蓝在沪宁高速上的一辆大巴上值守,他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因为同车的正是他的阿富汗同胞们。前一天听说要接待阿富汗代表团,卡蓝从早上8点就开始等待,可飞机由于延误,到晚上12点才抵达上海。望眼欲穿的等待,换来一句波斯语的问好,之后是深深的拥抱。卡蓝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参加青奥会志愿服务可以认识好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并且可以与来自中国各地的好朋友一块儿做好服务工作,这是一段自己终生难忘的经历。

和卡蓝一样的随车志愿者共有120名。他们要负责把客人们从上海随车送到南京官方口岸(含接待点)、青奥村和指定酒店,单程450公里,用时约6小时。8月11日开始,OTA团队的“小青柠”们就没有昼夜之分,沪宁之间的高速公路上每时每刻都有OTA志愿者的身影,忙碌却不失秩序,疲惫却依旧保持微笑。OTA志愿者间流传着一句话:“Only one, only me!”这句话既形象说明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又体现了河海大学志愿者“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气度和精神。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抵离志愿者团队的黄冬菁是一位非常“有心”的女博士,小伙伴们都喊她“博士姐姐”,做志愿者的空余时间,她也在忙SCI论文。“博士姐姐”依靠一本随身携带的“国旗宝典”帮助失散的外国运动员回归代表团的故事,让小伙伴明白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一天凌晨1点多,黄冬菁准备回“志愿者之家”休息,一名机场工作人员匆匆跑来说,3号出入口有名外国女孩逗留了好久,可能是来参加青奥会的,让黄冬菁过去核实一下。黄冬菁立刻赶了过去,发现女孩没有信息注册卡,唯一的标志就是衣服后面印有“Judo”(柔道),黄冬菁猜测她是青奥会运动员,便用英语问她,但是女孩听不懂英语。黄冬菁急中生智,从腰包中拿出准备的“认国旗”一书。女孩一看,迅速翻阅,翻到加蓬国旗时指着给黄冬菁看。原来女孩需要法语交流,可凌晨1点多小语种志愿者都回去了,黄冬菁想起了志愿者经理教的一个妙招,即求助翻译软件。在翻译软件的帮助下,黄冬菁终于帮这名因临时有事没能和同国运动员一起飞南京,又遇上飞机延误,还没带信息注册卡的16岁小运动员安全到达青奥村。

青奥会结束时,“学霸姐姐”和小伙伴都收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徽章。

与学生共担当

青奥会举办期间,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王璐借调至青奥会组委会,担任抵离团队南京禄口机场组志愿者主管,这对于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的王璐老师来说可谓是人尽其才。

早在2013年7月,刚刚休完产假的王璐老师就投入了亚青会志愿服务,处在哺乳期的宝宝不得已时需由家人送到机场“加餐”,小伙伴们戏称王璐为“奶妈志愿者”。青奥会志愿服务期间,为了让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志愿者们一起愉快融洽地生活、工作,王璐老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与优势,时刻关怀学生,充分了解志愿者的思想情绪,帮助他们调适心理状态,确保团队高效有序运行。王璐老师对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致入微的工作,赢得了志愿者的高度认可,抵离团队禄口机场组的172名“小青柠”都亲切地喊她“王妈妈”。

自8月5日起,王璐老师就住进了禄口机场。每天清晨一次早会,传达组委会最新的通知公告,总结点评同学们在上岗期间的表现,对于团队成员之间出现的小误会或小情绪,及时地倾听和化解。晚上,为保障同学们的安全,王璐老师一定要等到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志愿服务,随他(她)一起返回住处。从培训到上岗期间,先后有6名同学出现急性阑尾炎、突发昏厥、肠胃炎等身体不适,王璐老师及时联系医疗保障团队,陪同学生前往医院检查,让远离家乡的志愿者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青奥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而赛会抵离服务工作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代表团行李较多,且比赛用的枪弹、船桨、自行车等超规行李需要通过物流专送,加上行李丢失、注册信息不符等特殊情况,从飞机落地到客户群坐上开往官方酒店的大巴,接待一个代表团前后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与此同时,流量控制、飞机晚点等因素的影响,时刻在考验着老师与同学们。每当这些突发状况发生时,王璐老师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指导同学们妥善解决问题,帮助客户与组委会沟通。

作为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团队,同学们不免会经历兴奋期、平淡期、倦怠期等各种阶段。客户群抵达高峰过后,王璐老师在团队中倡导开展了“守护天使”活动,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另一位小伙伴的“守护天使”,同时也被其他一位“守护天使”所守护。“守护天使”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需要在志愿服务期间帮助、关心、照顾他所守护的志愿者小伙伴,或者在“志愿者之家”的天使墙上为其匿名留言。在赛会服务结束那天,每一位小青柠的“守护天使”才最终揭晓。通过这个温馨而又带有神秘感的文化活动,志愿者们互助互爱,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顺利完成赛时服务。

青奥会期间,我校共有9位青年教师被抽调参加组委会的志愿者管理团队,作为志愿者主管或志愿者之家主任统筹各团队志愿服务和志愿者保障工作,另外还有7位青年教师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青奥会志愿服务,与学生共担当、同成长。

“小青荷”在青奥会志愿服务中的华美绽放,源自河海水土的养育,缘于河海文化的熏染。学校十分重视青奥会志愿服务工作,成立了校领导挂帅的青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组,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统筹志愿者招募、培训、住宿、餐饮、交通、宣传、激励、表彰等工作。校领导多次参加培训动员、实地慰问、总结表彰等活动,安排专项经费近30万元,减免场地租金10余万元,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青奥会期间,河海大学的“小青柠”提供的热情、专业、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宾朋的高度赞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奥委会荣誉主席罗格,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等先后看望了我校志愿者。

河海大学1 406名“小青荷”用一个暑假参与了一届终生难忘、终身受益的盛会,用志愿服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中国名片”。通过青奥会志愿服务,“小青荷”们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博闻广识;感受了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博雅通达;立志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博采众长。南京青奥会的圣火已熄灭,但在我们心中播下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火种却必将燎原。

(陈伟刚,现为河海大学校团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