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黄山金风送爽,迎客松下一张印有“河海大学”字样的队旗被几名年轻人骄傲地拉开,他们就是刚刚获得了第七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团体总冠军的河海大学代表队。这次比赛,河海大学代表队取得了团体冠军的荣誉,其中冯彬自2007年以来4次蝉联个人冠军,成为了“迎客松奖”获得者。而其他7名队员分别取得了高校男子组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以及高校女子组第五、第六的优异成绩。带队老师张建滨告诉记者,这次河海大学代表队吸引人眼球的不光是取得了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支由体育生、普通生、博士生和民族生组成的特色队伍。
五年连冠冯彬
5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味着很多改变。但对冯彬来说只有一件事情———胜利。他连续5年参加比赛,连续5年获得冠军,并且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带领队友一举夺下“团体冠军”的荣誉称号,难怪队友们都善意地调侃他道:“冯彬这下圆满了。”
运动员出身的冯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力,然而“圆满”对他而言却非易事。冯彬告诉记者,黄山以雄奇险峻著称,这次的比赛路程由往年的8公里一下上升到了12公里,包括缓坡柏油路和坡度较大的台阶路,这个难度是他从未尝试过的,况且自己又带着常年的腰伤和跟腱伤。在比赛的最后,他确实感到了极度的体力透支。可令冯彬感动的是,有很多下山的游客看到他的队服都会亲切地问他累不累,为他加油,甚至为他让出道路。由于自己冲在最前面,部分游客甚至在比赛还没结束时就冲他叫冠军。虽然疲惫的冯彬无法一一回应他们的热情,但他们的支持却深深感染了他,令他咬牙坚持,最终以59分12秒的成绩夺得桂冠,连续五年蝉联黄山国际登山大会个人冠军。
冯彬说,其实在他心里,自己圆满了的不仅有这些年的成绩,更有和队员们的情谊。他在黄山留下的回忆不仅有奖牌,还有和队员们的默契配合、齐心协力,以及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学校的重视与支持。被问及带领大家取得团体第一的诀窍时,冯彬借用了田径队的口号———“众志成城”。
多才博士陆子刚
陆子刚,河海大学能电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生。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踏上黄山的土地了,第一次的黄山之行是去年的登山比赛,他荣获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今年听到了比赛的消息,他又积极参与其中。他说登山比赛吸引他的,不光有黄山秀丽奇险的风景,更有带队的张建滨老师为比赛队伍营造的团结融洽氛围。
在比赛过程中,张老师和魏老师给队伍制定了科学的登山方案,队员们两人一队,三人一群,互帮互助。这样的登山方式不仅节省体力,更有助于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陆子刚告诉记者,河海大学登山队有自己特制的参赛服。在登山的过程中,只要看到这种参赛服冲在前头,他就觉得放心,哪怕自己被身着相同队服的校友超越,陆子刚也会觉得这是团队的进步。最后,当全队拉着写有“河海大学”字样的旗帜,带着团队第一的荣誉在迎客松边合影的时候,陆子刚无比激动。他兴奋地感到团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并由衷地为队友间的默契配合感到骄傲。
新疆帅哥阿合提
阿合提·乌木提力别克,河海大学2010级水文院学生,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高校男子组第四名。这个来自新疆阿勒泰的小伙子有着一头浓密的黄色卷发,深深的眼窝和高挺的鼻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民族生的身份。阿合提是河海大学参加本次登山比赛的三个民族生里的一个,同时也是成绩最好的一个。本次登山比赛可以说是阿合提的处女赛,他由朋友同时也是队友的哈德力别克推荐到田径队训练,去年队友们获得好成绩令他对这次比赛的到来无比期待。
他告诉记者,自己初次参赛就获得好名次的秘诀在于天天坚持锻炼。他说登山就是一场毅力和体力的拼搏,必须依靠平日里锻炼出的意志力才能使自己坚持到比赛的最后。他还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一定会在下次的登山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队员们之间的情谊还没有结束,继续为学校争光的愿望还没有中止。衷心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为学校争得荣誉。
(吴嘉宝,201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