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的陆续公布,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学霸宿舍”在校内引起了轰动,许杨、张振、张泽明、沈伟、蒋之添5名男生考研成绩全部都是400分以上,许杨同学更是获得了432分的高分。而他们5个人也不约而同的继续选择本校读研。
秘密武器一:坚持
考研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路。318宿舍的5位同学在舍长张泽民的带领下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最终取得了考研的成功。
回忆起备考阶段,舍长张泽民认为宿舍浓郁的学习氛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宿舍从决定考研考试,就进行了考研占座的轮值表,周一到周五,宿舍5个人会轮流早上6点半到图书馆占座位,周末的时候基本都是我来占座。”
11月份,12月份是南京最冷的时候,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大家一开始对考研的热情和信心也被消磨了不少,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更加不能松懈。”所以一个宿舍,即使是在最冷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去有空调的自习教室自习,而是选择没有空调的图书馆或者阶梯教室自习。“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一方面也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提高学习的效率。”舍长告诉记者。
在拼搏的路上遇几知己,何其所幸,互相砥砺互相帮助,对走向成功大有益处。学习最枯燥的时候,大家会互相“鼓劲”。舍长说:“我们都会互相‘鼓劲’,这个‘鼓劲’是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学霸张振带来的是起床的压力,许杨的大一英语六级500以上也给大家带来了英语学习的压力,蒋之添高效的学习也无形中也影响着大家,使大家充满动力。多重“压力”之下,大家都咬咬牙再坚持坚持,冲向最后的胜利。许杨说:“我们在最后的四个月里都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很多同学一开始的激情会比较高,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懈怠了。”
秘密武器二:分享
舍友之间及时分享考研各方面的讯息也是“学霸宿舍”取得高分的关键因素。张泽民是这个集体中最早考虑好要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所以他提前搜集了许多与考研相关的信息。他把所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告诉了同寝室的其他考研同学,帮其他人节约了很多的前期准备时间。
张振是宿舍中的学霸,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立刻询问他,花比较短的时间就能解决了自己苦思冥想2天或者更多时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张振每次也都会很细致地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有更多的精力一起攻克后面的难关。
沈伟被评为宿舍中最聪明也是最暖心的同学,他会在每天临睡前在手机上默写自己白天背诵的三篇英语作文,并把默写好的文章发到宿舍微信群里,让每个考研同学阅读、复习。如果有遗忘的部分,会延迟休息时间再次记忆,直到把文章烂熟于心为止。
其他舍友眼里,蒋之添是投入时间最短但最有效率的一个人。这样的评价也与他的爱好有关。蒋之添一直在关注着中国与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外交关系,对政治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还曾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办过相关讲座。对政治有着敏感度的他并没有在复习考研政治时投入大量时间,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去结合题目得出正确答案。
秘密武器三:劳逸结合
在备考期间大家也很注意劳逸结合。寝室成员会和其他研友一起玩狼人杀,玩狼人杀大概是大家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候了。每两周周末会组织一次游戏,让大家在紧张的备考时间里放松身心,去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复习中。除了这个时候的玩耍,几乎其他的时间大家都会泡在图书馆里,在题海里遨游,毫不懈怠。
他们的辅导员水利水电学院的刘津铭老师告诉记者,“学霸宿舍”的五名同学平时学习都非常认真勤恳,学生工作也很积极,“小伙伴们一起向未知的荆棘前进,即使跌倒了也会有人拉你一把,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进步,往往比单枪匹马有效的多。”从刘老师那里了解到,5名男生所在的水利水电学院这一届一共347名学生,保研(包括保内和保外)同学共74名,参加考研的一共136人,大多都报考了本院校的水利水电工程、河流动力学、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而问到学生们考研的总体成绩时,刘老师自豪的说,“这届学生都很认真,均分在370-380分左右!”
这个学霸宿舍的故事也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凤凰江苏、网易新闻、南报网等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扬子晚报: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7-02/24/content_334999.htm?div=-1
凤凰江苏:http://js.ifeng.com/a/20170223/5410981_0.shtml
网易:http://news.163.com/17/0224/08/CE1BDVII000187VI.html
金陵晚报:http://jlwb.njnews.cn/html/2017-02/24/content_86062.htm
(文/小海螺记者团 周晓平、丁慧、叶鸣 图/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