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午后,万宁神州半岛旅游度假区君临海酒店旁的大海中,一位13岁的少年失足落海,头颅在海中忽隐忽现,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一个身穿橘红色上衣、手拿游泳圈的中年男子,和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小伙,及时跳入海里去救人,阻止了悲剧的发生。其中身穿白色T恤的小伙就是河海大学2015级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朱扬。
我下海救人不是一件大事
那天吃完饭后,家住海南的朱扬和四个朋友去海边散步,刚到海边时,朱扬就发现海岸边缘被一群妇女和孩子围着,当时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于是急忙拉着同伴们往海滩边狂奔,当听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歇斯底里地咆哮着:“救我儿子,救我儿子!”时,朱扬就更加确认了有人溺水的事实。朱扬当时头脑一片空白,稍微顿了几秒钟,就当机立断做出了下海救人的决定,“我到海边的时候估计小孩已经落水两三分钟了,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我把我的手机和身份证交给我朋友以后,就和一位中年男子立刻跳下海救人了”。
岸边站着的小女孩向海中扔了救生圈给他们,朱扬游了大约30米就游到靠近落水少年的位置,把救生圈迅速递给他以后,就开始往回游,“我当时站在海底,憋着气,用双手一直拖着他直到上岸”。朱扬把少年顺利救上岸后,受到惊吓的少年仍然没有从濒临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于是他一直拍着他的肩膀,并和同伴对他一起实施人工催吐和心肺复苏。“他当时应该是被吓坏了,整个人的身体都是极其僵硬的,双腿也是蜷缩在游泳圈里”,看到仅存一点意识、呼吸困难的少年上岸后仍觉不适,朱扬一行人也是坐在岸边看到他恢复好才悄然离去,“那天波涛还挺猛烈的,时不时也没过我的头顶,举着小孩也是不轻松的,不过我在岸边休息了一会就没事了,比起我自己这一点微不足道的辛苦,救人更重要嘛”。要知道被救者是170斤,但是110斤略显瘦小的朱扬在救人时却丝毫没有犹豫。
事情顺利结束离开后以后,朱扬和四个朋友开始坐在海岸边聊天,全然没有刚刚和死神打过交道的痕迹,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他认为的“小事”竟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被救者的母亲特意向周边的围观群众打听了朱扬和一起施救的好心人信息写了感谢信。“小孩的母亲当时就对我表达了深切的感谢,但是没想到回校以后,她竟然会寄感谢信给我”,紧接着,朱扬开始变成了名人一般,不断地接到请求采访的通知,“我觉得十分意外,因为我从来不觉得见义勇为是件大事,当时在海边的时候,他无助的父母都要跪下来求我了,看到这场景,内心根本没有任何心理活动,更加不会去考虑自保和救人的选择了”。
一直就是一个一心向善的人
在平时生活中,朱扬同学一直就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大一期间,他把宿舍的塑料瓶子收集起来,到学期末,他把将近200个瓶子交给爱心协会,生活的点滴体现的都是他满满的爱心。
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也时刻不忘乐于助人。在大二下学期的测量学实习过程中,烈日炎炎之下,大家都想躲在帐篷下不出来,这时朱扬同学就主动选择把与太阳肩并肩的立尺工作一丝不苟地坚持下来。面对烈日,他不但没有退缩,而且还主动帮同学们买东西提神。平时很喜欢踢足球的他也经常组织班级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他选的体育课就是足球,身为体育课代表的他,总会很高兴地去担任冷门的守门员,尽心尽责,从不抱怨。
在校园生活中,朱扬同学最爱参加的活动可能就是志愿活动了。大一时,朱扬的宿舍收到了学校爱心协会鼓励参加“爱心包裹”志愿活动的宣传海报,志愿活动要求志愿者用有限的宣传资料深入社会,鼓励每一名路人捐款一百元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上一个爱心包裹。宿舍其他三个人看了之后纷纷摇头,单人募捐一百元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难实现了!朱扬沉思一会儿之后,还是决定要参加。朱扬对室友说,他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看过太多孩子因为经济问题放弃学业的事了,他知道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上学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想要尽力去做些事帮帮他们。
在爱心包裹活动中,也许询问了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人对这个不感兴趣或者说没有能力去捐助,但就算遭到了九十九个人的白眼也要坚信接下来的那个人一定会对这个活动感兴趣的,就是抱着这样坚持不懈的态度不停的募捐,朱扬坚持了下来。他利用了那段日子几乎所有的周末参加爱心包裹活动,竟募得两三千元的爱心捐助,超过了绝大多数参加了这个活动的人,还获得了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三星级善行100志愿者证书以及河海大学“善行达人”的称号。
此后,朱扬宿舍还收到了得到包裹的小朋友寄回来的感谢信,有封信甚至把朱扬错叫做朱扬阿姨,但是看到他读着这些信的笑容,宿舍其他三个人的内心都极受感动。之后,朱扬宿舍一起组队参加了“十元挑战赛”公益活动,除去本就要捐出的钱外,他把获得的奖金也一同捐了出去,只是为了能多为公益做贡献。次年,也就是大二,在朱扬同学的带领下,宿舍全员都报名参加了爱心包裹活动,并且一起参与了许多其他的志愿活动,并在最后集体评上了学校“爱心宿舍”的称号。
学业、实践···一直都在努力充实自己
朱扬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浓厚兴趣,专业类竞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从大一刚开始,他每年都会参加结构竞赛,从校内赛到省赛、国赛的选拔赛,积极钻研的他对做模型相当感兴趣,动手能力也很强,还取得过引以为豪的成绩,比如河海大学奇思妙想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河海大学校内选拔赛荣获一等奖等等。
课余时间,朱扬也会去做一些兼职,他觉得读书是自己的事,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靠着自己的父母来养活自己,所以独立自主是他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在这期间,他也一直坚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外兼职的时候接触各类的人,尽可能多得去学习各种交际方面的技能。“他接触的人很多,学任何东西都很快,所以我们都叫他一声‘社会哥’,坦诚热情的他,却从来没有社会的一面,相反和他在一起会很安心,有个社会经历资深的高手为你保驾护航,分分钟安全感爆棚。”
早在大一开学报到时,朱扬的独立就体现了出来,与家长陪同前来报道,并帮着打扫宿舍的学生相比,朱扬选择的是独自一人从海南来南京上学。据室友回忆,他刚进宿舍,就很干练得打开行李,擦床铺、抹桌子,铺被褥,一气呵成,完全不像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高中生。在忙完自己的事之后,还主动帮忙打扫宿舍的卫生。那个时候,宿舍其他三个人的家长就对他赞不绝口,而舍友们对他独立生活的能力、精干的作风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质也都有着由衷的敬佩。
朱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断成长。他懂得社会的法则,但又一直充满正义感,平时他是个普通人,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风貌,是“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弛”河海精神的有力诠释。
朱扬同学见义勇为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河海学子为他点赞,他身上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精神风貌,也值得我们每个河海学子学习!(刘钰汶、郑凯、方雨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