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12日,以“数字孪生赋能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第十三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副校长陈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达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和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工作。近年来,学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支撑水利行业转型升级,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等提供了“河海方案”。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水利信息化领域研究继续深入,推动智慧水利建设与发展。
会议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数字孪生水利关键技术与实践”为题,强调了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数字孪生水利的核心——水利专业模型,分享了典型应用案例,并且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水利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倪伟新以“数字孪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为题,根据水利部于2024年发布的新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介绍了该体系表的核心内容,重点阐述了若干典型标准,并概述了部分在编标准的最新进展情况。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师/首席信息官吴张建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数字孪生研究与实践”为题,聚焦中国电建在数字孪生水利业务的探索实施,打造了多个示范项目,并基于对多个数字孪生水利业务的实践总结,提出了智慧水利的发展方向。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陈智以“三道防线构建高洪测流关键技术研究”为题,阐述了“三道防线”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分析洪水灾害的现状,强调了构建完善的防洪体系的必要性,在未来必须要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现水文现代化和“三道防线”的系统集成。
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教授以“大模型技术及其水利应用”为题,详尽阐述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深远意义,深入介绍了大模型的核心技术,并探讨了在探索过程中所遭遇的技术难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
会上,还进行了主题报告、优秀论文颁奖,专家学者们围绕数字孪生的技术的应用探索、数字转型、智能应用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还同期举办了“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应用培训班”。
本次会议由河海大学联合浙江省水利学会、上海市水利学会、江苏省水利学会、安徽省水利学会和江西省水利学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水利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作者,以及相关设备技术持有的企事业单位代表24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